如我国领先的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已达到22美元/千克,而少部分企业的成本仍在40美元/千克以上,在此轮竞争中,孰强孰弱,泾渭分明。
多晶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已分别从2010年12月份的80美元/千克、3.82美元/片、1.4美元/瓦和1.74美元/瓦下降至2011年6月的55美元/千克、2.03美元/片、0.78美元/瓦和1.27美元/瓦,下跌幅度分别为31%、46.8%、44%和27%。而3~5月份的装机规模仅为712MW。
在此政策调整下,德国1~5月份的装机量大幅降低,约为1.08GW,与去年同期的1726MW相比,下滑37.4%,逐月来看,1~5月份单月的同比增/减幅分别为18%、-38%、-55%、-55%、-38%。2010年光伏装机量排名前两位的是德国和意大利,由于光伏补贴政策的变化,两国在2011年上半年的安装量大幅下滑。只有当年化装机规模低于3.5GW(即3~5月份装机量875MW),才不会下调光伏上网电价,否则装机量每增加1GW,光伏补贴下调量将增加3%。而正是由于德意两个主要终端市场的需求萎靡,产品价格暴跌、库存居高不下、企业业绩惨淡等字眼成为2011年上半年全球光伏产业的最显著特征。也正是由于意大利在政策上的反反复复导致该国光伏项目发展突然停滞,很多光伏项目被拖延或者推迟,光伏市场观望情绪加重。
其中,硅片和电池片的价格跌幅最大,已逼近成本价。2011年初,全球主要国家光伏补贴政策相继调整,而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影响光伏装机市场的持续增长。海南将充分利用这次论坛提供的良好机会,用宽广的视野,审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事业发展,广泛开展与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大力推进太阳能应用和产业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清洁优质的能源保障。
他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绿色、清洁、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必然选择。目前,海南已经具备一定的太阳能产业基础,全省已建和在建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近50兆瓦,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35%的国内领先水平。他表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此次论坛围绕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商业应用进行探讨,必将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蒋定之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据了解,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等主办,是目前亚洲地区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唯一的大型国际学术年会。论坛开幕式前,蒋定之还在三亚会见了部分参加论坛的中外嘉宾。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给予了有力支持。论坛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举行7个分论坛,分别就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基础研究、技术装备、电力系统、商业战略、产业化、测控技术、太阳能热化学等议题展开讨论。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论坛主席徐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项目规划和执行部主任Tommy Rueckert博士,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黄鸣等。论坛自2007年成立以来,永久定址三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推向商业化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蒋定之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绿色、清洁、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必然选择。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论坛主席徐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美国能源部太阳能技术办公室项目规划和执行部主任Tommy Rueckert博士,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黄鸣等。他表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此次论坛围绕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商业应用进行探讨,必将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论坛开幕式前,蒋定之还在三亚会见了部分参加论坛的中外嘉宾。论坛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举行7个分论坛,分别就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基础研究、技术装备、电力系统、商业战略、产业化、测控技术、太阳能热化学等议题展开讨论。
在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400多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投融资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领军人物齐聚三亚,参加今天开幕的2011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共同探讨和交流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海南将充分利用这次论坛提供的良好机会,用宽广的视野,审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事业发展,广泛开展与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大力推进太阳能应用和产业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清洁优质的能源保障。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给予了有力支持。论坛自2007年成立以来,永久定址三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推向商业化。目前,海南已经具备一定的太阳能产业基础,全省已建和在建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近50兆瓦,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35%的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等主办,是目前亚洲地区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唯一的大型国际学术年会此光伏电站将建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初始容量125兆瓦,总成本约合3.7亿欧元,建成后可满足40万人的用电需求。《德国之声》10日报道,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印度提供低息贷款2.5亿欧元,支持该国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的代表受联邦发展部的委托,在新德里签署了相关协议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大洲分析说。
日本的德山曹达公司也忙着扩产。据统计:2009年全国发电煤耗平均为342克标准煤/kWh。
全产品链的多晶硅能耗不高如果仅从单一的多晶硅生产来看,耗能确实不低。去年年底以来,业界就盛传商务部拟将多晶硅纳入高能耗、高排放的两高名单,此说法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是,两者的用途不同、两者的价值不同、技术附加值和总能源消耗规模不同,对国家的贡献和战略意义不同,不宜简单处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多晶硅产品在中国多晶硅发展的幼稚期间,低价进口到中国,与中国本土多晶硅企业争抢客户,竞争已异常激烈。多晶硅可以实现充分的循环利用,其生产以金属硅为原料,与氯化氢反应合成三氯氢硅,三氯氢硅经过精馏提纯后,用高纯氢气还原得到多晶硅产品。目前,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组件的使用寿命25年,以此推算,生产出的太阳能组件在实现生产能耗回收后,几乎不用再消耗电量,即可发电约22年,并且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
氢气返回还原工序生产多晶硅。事实上,即使25年之后,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大约相当于25年之前的80%,仍可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但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不只生产多晶硅,而将产业链一直延伸到太阳能电池组件。根据示意图上面的测算,可以得到光伏发电从硅石到系统的总能耗为2.597kWh/Wp。
光伏组建的价格也由3.5~5美元/Wp降低到目前的1.5~2美元/Wp,效果显著。多晶硅和石油、煤炭等产品的属性一样,是关系到未来一个大国竞争力的核心产业。
国外积极扩产多晶硅尽管国内对多晶硅两高的质疑声不断,但资料显示,国外大型企业仍在积极新建、扩建多晶硅项目。随着太阳级硅材料能耗下降(200kWh/kg-160kWh/kg),光伏电池效率继续提高(17%-22%),基片继续减薄,晶体硅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回收期有可能降到1年。电解铝耗电14kWh/kg(折标煤4.788kgce/kg)。国内已有光伏企业将晶硅太阳能电池寿命目标调整为40年,同时发电效率有所提高,多晶硅光伏发电效率为18%~20%,单晶硅光伏发电效率为20%~22%,发电成本介于1.3~1.5元/kWh,并有望进一步降低。
多晶硅生产可做到零排放关于多晶硅污染高的说法,严大洲表示,这与其生产技术和工艺密切相关,改良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甚至做到零排放。多晶硅生产三废处理。
中国西部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000小时(已经考虑了系统效率),东部差一些,约为1000小时,平均1500小时,即每峰瓦太阳电池一年可以发出1.5kWh的电。这其中,继风电、核电大发展之后,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最具潜力的。
按照测算结果,完全可以利用光伏发电来生产光伏电池,实现良性的、可永续的太阳能产业。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大洲、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等业内专家详细分析了多晶硅乃至整个光伏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能源贡献以及对降低GDP能耗的贡献,分析了多晶硅清洁生产过程,以利于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